eee

为什么好人也会不得善终?

漠北以北:

 

        

无论从历史、现世、天边还是眼前来看,好人没好报的现象都可谓俯拾皆是。毋庸置疑,社会历史条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命运走势,在群魔乱舞的黑暗时期做个好人的确是极大的挑战。但抛开宏观因素不讲(毕竟,我们谁也无法选择自己的时代),哪怕在太平盛世,好人也未必能有好下场。这又是为什么? 

一个形象的例子是在恋爱中,如果另一方对你说:“你是个好人(好姑娘)”,那你就惨了,她(他)接下来的话必然是:“可是我们不合适,可是我不爱你…”为了摆脱你这个好人,甚至连“我配不上你”这种瞎鬼扯的理由都编得出来。

我人好,我对你掏心掏肺,我到底错在哪里?做好人当然没错,每个人都想得到一个知冷知热的伴侣。在大部分情况下,人们也愿意跟一个善良的好人而不是自私自利的坏人打交道。

问题在于,谁也不满足于,所交往的对象仅仅是一个好人。 

心理学家将人们对社会对象的评价总结为两个维度:温暖(warmth)和能力(competence)。温暖包括友好,和善等等,勉强对应我们关于好人的概念,而能力则与影响一个人在社会中获取资源多少的那些特质有关,比如进取心和智商。

温暖和能力是相互独立的维度。人们尊敬和喜欢那些在这两个维度上得分都高的人。但一个平庸的好人,总令人觉得有点遗憾。

不仅如此,研究还表明,尽管人们通常会对他人的好意投桃报李,但却倾向于剥削能力较低的人。也就是说,当智商较低的人做出利他选择时,人们的回报热情相对较低。因此,一个善良却低能的人,往往得不到公正的待遇。另一方面,人们钦佩高智商的人,认为高智商的人什么都好,办事灵光又思想开放。只有一样,他们并不认为高智商的人更友善。

甚至,在一些人眼中,只有能力不足的人才做好人,善良不过是软弱无能的代名词。

善良与无能的这种等价,出现在一类被称为个体主义倾向(Individualistic orientation)的个体的思维模式中。这一类人关注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很少顾及他人。他们赋予道德(morality)的权重远远小于强权(might)。相对于亲社会者,他们更倾向于从能力而非道德判断自身和他人的行为。如果一个人对他们过分友好,他们不仅不会心怀感激,甚至还会无情地加以利用,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样的人只不过是不够强悍,没有能力为自己争取利益而已。他们偶尔也会选择与他人合作,但前提条件是他们认识到合作对他们自身有利。

一个好人一旦发现自己的交往对象是这种类型,聪明的做法只有一种:及时止损。

可是,难道人们不是在宣称善良比聪明更重要吗?这句话是如此政治正确又深得人心!但在我看来,它隐藏着对人性过于美好的假设,因此远不及告诫别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来得在理。善良的人往往富有同情心又容易轻信,若是没有智慧相辅佐,他们的命运似乎就被寄托在所遇的他人身上了。这样一来,未免风险有点太大。

人们当然希望别人都是善良的,这样自己就不用担心被欺骗利用。可是,善良需要善良作土壤。鲁迅先生曾说:损了别人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此言极是。魔鬼也会叫你善良,因为那样你才会心甘情愿把灵魂交给他。在魔鬼出没的世界里,善良的人须得有智慧,识别他人的伪善。

所以,善良重要,智慧也重要。对于善良的人来讲,智慧尤其重要。至于不善良的人,我们还是祈祷他们都笨一点吧!

一个善良的人其实也不需要有多聪明,但至少应该能够对自身行为的可能结果有清晰认识和承受能力。盲目的善只是愚善,不但伤害自己,也可能伤害别人。善行需量力而为,但一旦做出,对结果反倒不必太执着。即使人们对自己的善意反应冷淡甚至以怨报德,也要有能力理解和接受。若做不到,就不要盲目付出。宽容原本就不是为了别人,仅仅是为了自己能坦然面对。要知道,付出感是很多关系破裂的罪魁祸首。而这世间最令人痛心的,就是善良者的眼泪。

抛开能力方面的判断不讲,人们往往对好人求全责备,对坏人却更为宽容。一方面,由于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人们衡量好人行为的判断标准高于坏人。坏人停止作恶就会被颂,好人偶尔自私一下却不被原谅。在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中,人们责备那个一直在施舍的村民偶尔一次拒绝施舍,却对那些从不施舍的村民的行为熟视无睹。

另一方面,人们对于他人的友善意图,有着不可思议的洁癖。一个以盈利为目标的公司,顺便做点公益就会大获好评。而一个公益组织,若被发现居然有盈利的企图,则会失去公信力同样的,为了自身利益,顺便也帮助了别人,这种双赢的行为是被提倡的,而帮助别人的人若是被发现暗地里满足了私欲,形象就会一落千丈,甚至比赤裸裸的自私自利者还要糟糕。

以政客和精神导师们不要急着树立自己道德标杆式的光辉形象,少唱点高调,做个真实一点的人才实际。否则,保不齐哪天变成个杯具。 

做好人的一个最明显的好处,大概是为自己赢得一个好名声。这样,就可以在需要时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帮助。然而,这世界太复杂了,好名声并不总是行善的必然结果。倒是有些道貌岸然,口是心非的人,反而赢得他人的赞誉。因此,为获得名声而行善,可能会得不偿失。

因为做个好人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我一直觉得,一个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仍然单纯友好,轻易就会被感动,愿意牺牲自己成全别人,要么是生存环境太友好,要么是天份非常高。此两者皆为福分。 

不过也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理解好人有没有好报这件事。大量研究表明,做好事会让我们心情好,甚至,帮助他人的行为本身就足以令我们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所以,也许做好人可以有个最纯粹的理由,那就是不为别的,只是真心想做个好人。既然是自己由衷的选择,也就无所谓得失了。毕竟,求仁得仁又何怨。 

从这个意义上讲,世人常常抱怨的好人没好报,便不再成立。做好人的回报,就是做好人本身。否则,你还想要怎样的回报呢?如果想要的是名利,那么就去努力追逐。如果想要的是被人喜欢、尊重和公平对待,那么就去努力争取。不要寄希望于做个好人,就能自动得到这一切。

做好人的意义不仅在于我们自身的身心健康,更为重要的是,从更宏观的层面,善良对于我们群体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而正因为如此,那些不顾自身利益增进他人福祉的行为,才会在所有人类社会中均广泛存在。

进化心理学有个群体选择理论可以解释这一现象。我们知道,那些表现出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的个体会在与其他个体的生存竞争中获胜,从而将自身的基因传递下去,这便是自然选择的原理。而群体选择理论则认为,群体间同样存在生存竞争,而那些成员表现出较高利他水平的群体,更可能成为群体选择的赢家。也就是说,一个群体中存在越多愿意为其他成员作出自我牺牲的个体,这个群体的生命力就越强,而一个由汲汲营营于自身利益的个体组成的群体,则无力应对群体间的竞争。

所以,从整体的长远利益来讲,建构一个互帮互助的群体,对我们大家都是有利的。只不过,具体到每个个体身上,命运有时就会显得很残酷。有研究表明,在群体可以得到延续的前提下,若没有精确的鉴别和惩罚机制,获利最多的,往往是一群好人中的少数坏人。

因此,要做好人,需有胸襟,不计较,看得透。

感谢每一个善良的人,你们是这世间的盐。

评论

热度(9)